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党建扶贫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扶贫攻坚,需打通村务监督的“最后一公里”

    信息发布者:张家界居委会
    2017-05-29 10:02:25    来源:三湘风纪网   转载

    据统计,中央纪委前三批次重点督办覆盖25个省区市,涉及扶贫领域160多件问题线索,处理责任人870多名。(5月18日中纪委监察部网站)

      当前,“扶贫攻坚”已进入关键期。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, “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、贫困县全部摘帽,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”。

      扶贫资金大多流向偏远的农村,要严防腐败的“黑手”。今年3月,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的8起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典型案例,连同今年发布的4次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“每月通报”,累计通报虚报冒领、截留私分扶贫资金等问题365个。

      推动村务监督制度有序运转,实现“村务公开”,让扶贫对象、扶贫项目、扶贫资金都“晒在阳光下”,才能彻底打通扶贫攻坚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 让扶贫领域基层腐败“无处藏身”。

      完善“村务监督”,让每户贫困户都没有“水分”。在现实生活中,一些“别有用心”的村干部利用手中的权力,弄虚作假,将自己生活富足的亲朋好友摇身一变,成为贫困户,享受扶贫政策的“红利”。完善“村务监督”制度,通过召开村务会议等,邀请村民参与到贫困户的认定过程中,同时通过设置村务“阳光台”,及时公布认定的贫困户信息,接受村民的监督和举报,确保“识贫”工作没有“水分”,让挑出的每户贫困户都货真价实,禁得起“考验”。

      完善“村务监督”,让每个扶贫项目都没有“猫腻”。一些干部打着搞扶贫项目建设的“幌子”,欺上瞒下,在公路、电力、水利设施、村活动中心等扶贫工程的招标、采购、建设、验收等环节收受“回扣”,以次充好,将好好的扶贫项目,硬生生地变成 “豆腐渣”工程……在被曝光的案例中,这些隐藏在扶贫工程中形形色色的“猫腻”严重损害了老百姓的利益。完善“村务监督”制度,通过定时召开村务会,在扶贫工程建设的招标、采购、建设、验收等环节让群众全程参与,接受监督,让扶贫工程禁得起“千锤百炼”,真正成为“民心工程”。

      完善“村务监督”, 让每笔扶贫资金没有幕后“黑手”。虚报套取财政专项扶贫资金、截留私分扶贫资金……一些基层干部闻着扶贫资金的诱人香味,费尽心思想着“分一杯羹”,巧立名目向扶贫资金“动手”。更有甚者,一些村干部仗着一些村民信息来源有限,对扶贫政策不甚了解,便动了冒领的“歪心思”,将“黑手”伸向扶贫资金。完善“村务监督”,建立“村级财务公开”制度,通过召集村民参加村务例会、设立村级财务公开栏等形式,将村级财务适时公开,让村民了解每笔扶贫资金的数量和去向,加强监督管理,让扶贫资金真正流向贫困村民之手。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